close

2018112-主題式探究研習_181106_0014.jpg

時間:2018年11月2日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

主題:主題式探究的課程設計

課程內容:

一、主題式探究課程設計原則〈葉怡芬教授〉

因應108課綱的素養導入教學,為增加自己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能力而參與此次研習,教授先從「牆中洞」的實驗〈全文可見http://reading.cw.com.tw/Controller?event=READDOC&docid=2000252〉進行發想,Mitra先是在印度進行,之後在世界上許多地方(Ex:南非、義大利等)不斷重複這個試驗,透過「牆中洞」(hole in the wall)實驗,他發現學童有足夠能力可以自學較高難度的內容,且孩子們可以學會他們想學會做的事:從網路上搜尋所需的知識、發送E-mail等。
Mitra認為:「教育是一個自發組織系統,而學習則是這個系統的自然生成的產物。」

透過這段實驗的影片,我發現課室中探究學習要成功,必須從經驗出發,加入增強機制,並且要適時加入新的元素,如果只有單向的傳授,學生學到資訊,唯有透過思考,學到的才是「知識」。

為了加強學生適應全球化和審視局面的能力,要改變傳統以學科為本的教學方式,進入所謂的「主題學習」,變成了課程規劃的主要方針,如同IB學校的跨領域探究方式,以全球情境提供學習脈絡,強調概念理解與學習方法培養與深化,發展具探究、行動、反思的能力。

(一)活動

1、四人一組

2、每組拿到一張照片

3、競賽規則:以產生最多問題及高階思考問題者獲勝

省思:從這活動中可以培養深層思考,也可以將照片的訊息作一統整,找出照片的主題。

 

二、三民國中校本課程-三民冒險王〈陳美伶主任〉

(一)一開始以「生態教育」為主要架構,數學、綜合、藝文、自然等老師就以此主題為發想,加入相關課程設計

(二)國際教育

從既有的生態教育課程設計螺旋式課程,7-9年級皆有各自的課程規劃,甚至加入了國際交流課程,與韓國的姊妹校一起進行電子垃圾課程

(三)三民冒險王

此課程以「冒險」為主軸,分為三部曲,含括了生態、國際、定向等三個主題,期中讓學生在三門課程中自我省思「什麼是冒險」。

 

三、學科內主題式探究課程設計〈大直高中黃淑靖老師〉

黃老師為歷史科教師,短短一個小時中分享了許多課程活動,都令人印象深刻

(一)黑箱作業:

1、準備了一個物件:可以改變物件的形狀,此次體驗老師是將蘿蔔削皮,並削成了圓形

2、放在黑箱中輪流觸摸

3、可以問5個問題

4、依據經驗與理性進行歸納思考

5、找出答案

削成橘子形狀的白蘿蔔、切成正方形的芭樂、變形的宜蘭小番茄、和迷你奇異果,由學員進行探索,說出黑箱中的物品有那些。事先說明都是可以食用的,多數是大家有吃過的,避免學員心生恐懼,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到多數對於將手伸入未知的黑箱中是帶有焦慮或猶豫的,當學員把經驗帶入時發現經驗本身有它的困境,圓的、硬的、吃過的、一個手掌大小的?他們以自身的觸覺經驗無法判斷,於是有學員試著將物品部分捏碎之後利用味覺與手中的殘餘顏色視覺綜合判斷,終於在綜合觸覺、視覺、與味覺之後順利地找出答案

省思:透過發問的過程,可以自行搭設鷹架,進行思考,可以利用這個活動體驗搭設鷹架的優點

(二)大哉問--微辯教學的嘗試

省思:我覺得可以運用在「文眼」的搜尋上,讓學生閱讀文本後,用一個字來代表文本的重點。

(三)書房的猜想:

1、先提供幾張圖片讓學生從圖中的線索去猜想這是哪位哲學家的書房

2、延伸到以同學為發想的主人公,大家集思廣益去推想,該同學的書房中會有什麼物件及裝飾

省思:直覺聯想到鍾理和〈我的書齋〉這篇文章,可以將此遊戲的主題改成「作家的書房﹝廁所﹞」,讓學生試著去畫出來。

(四)學習大哉問:可見玩轉歷史力(http://www.grandeast.com.tw/DocUploads/History/%E7%8E%A9%E8%BD%89%E6%AD%B7%E5%8F%B2%E5%8A%9B_%E7%AC%AC12%E6%9C%9F.pdf)

大直高中「大哉問微辯教學」則是將歷史課結合辯論與歷史人物的角色扮演,每位學生需要對自己扮演的人物,分組與其他組的歷史人物進行提問,以猜測對方身分。

1、課程目標

●問題思考

1. 這些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他們之間有沒有共通性?

2. 為何同一個時代的人,卻會有不同的看法?

3. 後人對這些思想家的評價如何?為何會有不同的評價 ?

●自主學習歸納與整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將老師所提供的史料以及同學答問過程 中所提供的資料,加上自己蒐集來的資料做個總結,找到邏輯推論, 最後歸納出結果。

● 策略的運用:

學習的目的不只在於知識本身,還在於知識學習過程中方法的運用與之後經由整理所帶來 的能力,包括探討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中每個學生手上都有三張 PASS 卡,遇 到他所不熟悉的問題或是可能危及自身勝負的情況時可以使用。但是我發現有學生很靈活,他會利用 PASS 卡,導致對方誤以為這個問題必定是破解答案的關鍵 ( 詳見後面的紀錄 ),這個時 候如果不夠沉穩或深思熟慮,很容易誤判導致比賽失敗。所以活動過程並不只是重視學生對於 知識的掌握與理解,還可以訓練策略運用的能力。

2、課程活動設計

3、準備教具

4、規則說明

(1) 每一組小組長上來抽信封袋,學生隨機抽信封袋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分工。

(2) 學生決定後可以開始蒐集相關資料,準備答問競賽。

(3) 每個角色都必須回答下列的基本問題,所以資料的準備方向以此為主。

A. 你對孔子(或儒家)有什麼看法?

B. 你對政治或是當代社會有什麼看法?

C. 請談談你的人生哲學是什麼?

(4)何時使用大哉問卡? 針對老師所設計的三個問題提問結束後,仍無法判斷對手身分時,可以使用大哉問卡詢問 其他問題,但是提問時必須將大哉問卡給對手,所以學生必須謹慎提出問題,以及思考如 何提出一個有效的問題,因為比賽結束以小組手上所持有的卡片總數量作為勝負依據。

(5) 何時使用 PASS 卡? 當你無法回答對手所提的問題,或是基於策略運用時,可以使用 PASS 卡,但是使用時必 須將 PASS 卡給對手,因此學生也必須謹慎思考,蒐集充足的資料,才能減少 PASS 卡的 使用。

(6) 大哉問什麼都可以問嗎? 當然不是,基於「個資法的保護原則」,下列問題不可以問(學生很靈活的,會尋找對他 最有利且最快的方式得到答案):例如先生你貴姓?請問你認識某某人嗎?(學生經由比 對輕易得知對手是哪一個時代的人)請問你經歷過哪一件亂 事嗎?(容易透露時間)先生你出家嗎?

(7)何時比賽結束? 兩組答問過程中,對方所扮演的人物身分遭 到破解時,對方手上所有的卡片全部歸勝利 方(破解方)所有。如果判斷錯誤,則必須 將自己手上的所有卡片給對方,這名角色陣 亡,不得提問,不可以回答,但是可以協助 小組其他的組員查找需要的資料,直到其中 一組小組人員全數遭到對手破解

省思:可以嘗試與文本的作家結合,讓學生學習蒐集資料並且歸納比對自主學習蒐集來的資料,提出適切問題才得以獲得判斷的資訊, 資訊統整後必須用自己的語言整理歸納之後說出來,口語表達就在這樣的問答攻防戰中一點一滴累積,合作學習也是活動中所重視的一環,去考量每個角色的難易度及組員的特質,溝通協調決定角色一開始抽籤後角色分配就是一門學問,學生唯有透過做中學,才能夠真正獲取屬於自我的知識。

(五) 哲學心臟病~思想家的名言(生物課)

1、選擇10位哲學家(尼采、伏爾泰、馬克思、 笛卡兒 、洛克、米爾 、達爾文、佛洛伊德、 蘇格拉底、盧梭 )

2、需要材料:色卡紙每組10小張(視哲學家的數量訂定張數)

3、遊戲規則 

(1)5個人一組

(2)每人10張色卡

(3)每一人選擇2位思想家或宗教,並用IPAD找出這2位思想家或宗教的代表思想或主張

(4)請組員輪流分享所找的思想家與思想代表內容,或者分享挑選這位思想家的原因或是個人對這位思想家的思想評價(感覺)

(5)每當一位組員寫完人名1張、思想內容1張之後,其他的組員重複抄寫該組員所寫的內容1張,以此類推

(6)當5個組員分享與抄寫結束之後,每位組員應有10張思想內容

(7)請熟記10張思想內容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或主要思想

(8)活動開始  先找一位同學擔任荷官發牌(發人名卡10張),同學手上各有思想內容卡10張

(9)發下一張人名卡,請在手牌中找到該作家的思想內容,讀出後將手擺在人名卡上

(10)依次將手往上堆疊

(11)最下層的手可以拿出來,從上拍打,其他人的手可以伸離

省思:考慮可以請學生蒐集作家名言,運用同樣的活動策略,增加學生對這些作家的認識

 

(六)敏覺經驗~發現自己

1、請各排學生找尋身上的物件,條件是要找台灣以外的產品,Made in 其他國家

2、將物品放到排頭

3、拿出最多的~~最不愛台灣

 

(七)影視媒體~ORID(焦點討論法)  

1、先欣賞「泰國小男孩的太空夢」這部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Z_-HRXYOk)

2、運用以下的焦點討論法

(1)我看到甚麼?(客觀事實)

(2)我感受到甚麼?

(3)我學到甚麼?他想表達麼?

(4)我可以有甚麼行動?我可以做甚麼?

省思:以後在進行影片欣賞時,可以透過此方法進行聚焦討論,藉此培養孩子的思考及應變行動力。
 

 

 

 

 

 

arrow
arrow

    Reina~小瑜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