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習名稱:以有限創造無限~『1224』閱讀辨析教學法
- 講師:苗栗高商林鍾勇主任
- 研習心得:
鍾勇老師信手拈來的一段「垓下歌」,渾厚的嗓音、中氣十足的氣勢,歌聲還一直迴盪在耳邊,現場的感受著實過癮,撼動天地與內心,如此震撼的開場,肯定接下來的內容精彩可期啊!
話鋒一轉拋出了值得思索的一道題「如果不當老師 你會/想 做什麼?」,我們常常感嘆教學現場的嚴峻,但真的要離開教職,或許也沒有想像中容易,面對退休年資的大改革,教書的年限也向上攀升,108課綱下技高國語文學分數僅剩下16學分,再加上台灣閱讀書本量1.7本/年,網路上流傳的這張圖正可說明教師教學上的無力感啊!
既然要教書到65歲,總不能一直在這樣的無力感中渡過吧!鍾勇老師面對困境能夠有所突破,也激勵了參與研習的我們,老師不吝分享他所創立的閱讀辨析模組,可以適用於各類文本的提問法,透過分組實際操作「1224」設計提問
從最主要的三種問題模式去思考,以〈典論論文〉首段1人想出三個問題,2人一組再針對這6個問題進行挑選修正,最後4人一組確定三道提問,內容要含括「找一找」、「為什麼」、「想一想」三個層次,討論過程發現前兩個層次的問題很容易發想
可是深層分析「想一想」的問題這部分我們一直卡關,講義中老師有分類這些問題的基本內涵,我們才能將問題從空泛慢慢討論修正為精確的提問,好的提問方才讓學生更輕易切入文本的結構及理解。
在交流過程中可以汲取他組提問的技巧
從自我思考的層次進入深層的共思討論,正是社群共備的精神啊!
學習共同體及翻轉教學企圖改變傳統講述教學的不足,但進行分組教學或科技融入教學時,往往面臨局面混亂或是學生參與度不高的狀況,也就失去了分組教學的美意,心中有滿滿的疑問,很可惜下午僅有兩個小時的研習時間,沒辦法好好細問鍾勇老師「是如何解決這些困境?」抑或「如何運用撲克牌計分法加強學生參與度及學習動機」,看來只能期待鍾勇老師的下一場分享囉!
【補充資料】
- 林鍾勇師「撲克牌計分法」
http://www.grandeast.com.tw/DocUploads/Chinese/%E5%9C%8B%E6%96%87%E5%BF%AB%E9%81%9E78-issue.pdf